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在我市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稳定粮食,适度调整种植业;培育名牌,开拓市场;强化基础,全面推进的方针,并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适度调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益种植结构。根据农产品总量矛盾缓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在稳定总产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当调减水稻作物面积,扩大冬小麦种植。
  2.培育名牌,提高“菜篮子”工程质量和水平。加强品牌意识,突出规模效益,发展精、细、鲜、特品种。加快沈光1万吨肉类食品生产线扩建、沈阳奶业集团7.5万吨乳品基地建设、沈阳张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的改造和建设。
  3.城乡联动,推进“一带四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发挥“一带四区”对全市的示范作用和牵动效应,进一步向四县(市)辐射。
  4.高标准、高起点,全面启动“328”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工程。进行柳绕、秀水河、东部山区等三大农业开发区的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开发利用辽河滩地,加强对卧龙湖地区开发;在8条主要公路沿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5.抓好龙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张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沈阳奶业集团、隆迪、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培育市场容量大、具有沈阳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
  6.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辽河、浑河等主要过境河流的险工险段治理,并兼顾蒲河等河流的整治,积极申请石佛寺水库等大项目的开工建设。
  7.抓好试点,加快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充分利用户籍改革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强10个省级试点镇和18个市级试点镇的建设。重点搞好交通、供电、供水、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市场建设,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三)为促进产业升级。
  我市工业发展的取向,主要是针对结构上、体制上、机制上等深层次的矛盾,大刀阔斧而积极有序地进行战略性调整。利用装备工业基础,发挥存量优势,实现结构调整战略转换和升级,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果断地甩掉一批无市场、无前途的行业和企业,集中力量,着手发展一批与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新型加工制造工业,逐步重塑沈阳工业发展体系和格局,再造沈阳工业的新形象。
  1.强化支柱产业,培育支柱后备力量。汽车工业重点加快海狮客车、农用汽车、三菱发动机、金通越野车和沈飞大客车等产品的发展和项目的实施进度。电子信息产业尽快实现规模扩张,加快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力争保持35%以上的发展速度。环保产业主要加快组织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产业化和污水处理新工艺示范工程的实施及垃圾处理设备的成套制造和新工艺技术的开发应用,力争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机械装备工业继续巩固已有优势,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提高设计制造及自主开发能力。医药化工工业要力争上新形象、新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