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0亿元的企业7户: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四川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鼎天(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国腾通讯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项目23个,总投资22.8亿元。
--超过10亿元的企业70户:全兴集团公司、乐山无线电股份公司、四川旅行车厂(四川丰田)、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项目118项,总投资287.2亿元。
2.培育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通信电缆厂、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等100户“小巨人”企业。
规划到2005年,100户“小巨人”企业建设项目178个,其中技术创新项目94个,技术改造项目84个,总投资109亿元(见附2)。
四、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工业结构调整要始终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抓大放小,择优扶强,放开搞活,狠抓落实。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和“等、靠、要”的思想,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和创新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不断深化改革,实现机制创新。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在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市场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以市场确定企业技术创新目标、以市场确定企业营销方略。建立健全结构调整成效与经营者报酬紧密联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结构调整的主体。要多渠道筹集结构调整资金,形成利用外资、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三)加快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增加投入,围绕质量、品种、效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要着力抓好国家财政债券贴息技术改造项目、国家“双高一优”项目和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附3另发)。继续组织实施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型企业都要建立国家或省级技术中心。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推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增加技术储备。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广泛吸引人才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合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