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型发电设备、国防军工装备的科技含量,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火电、水电、核电设备设计生产能力。
重点抓好: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在实施超临界锅炉、超临界汽轮机、循环流化床锅炉、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三峡大型水电机组等项目的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和自主开发,整体形成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设计制造能力。二重集团运用微电子技术、静压技术和数控技术,改造关键设备和炉窑,形成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和超临界发电设备铸锻件生产能力。成都飞机工业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具软件开发,形成100万工时汽车模具生产能力。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具有高新技术的燃气轮机产品。
4.特种钢基地。
努力开发新品种,提高特种钢质量,实现进口替代,满足市场需求。
重点抓好:川投长钢股份公司开发核工业、军工、电站用优质钢管以及工模具钢。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建成热连轧板和冷连轧板镀锌改造项目,并通过重轨生产线和方坯连铸机的改造,使重轨、大型材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钒钛等新材料基地。
研制开发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含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钒钛制品,以及焊材、磁材、多晶硅和单晶硅等新型材料。
重点抓好: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综合利用钒钛资源,开发钒钛制品和稀有金属产品,通过提质扩能改造,使钛白粉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四川大西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国际先进工艺,形成1万吨药芯焊丝生产线。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宜宾899厂和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建设高档磁性材料生产线。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完成4--5英寸区熔单晶硅技术改造,扩建年产1000吨多晶硅生产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含量高、效益最好的多晶硅及单晶硅生产企业。
6.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适应中药国际化要求,达到基本按GMP标准生产的条件,提高中成药品的技术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抓好: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等五部一省共建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区,形成从药材种植、中药研究开发、中药生产到配套服务的产业化体系。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生物制品和基因制品。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工艺技术,建设现代化中药注射剂系列产品生产线。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阴泰洗液、小儿感冒颗粒、大输液等生产线。四川美大康制药有限公司与华西医科大学合作开发沙棘颗粒、心达康片。华西医大制药厂建设生脉注射液生产线。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