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失效]

  3.原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遵循种子生产经营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类型、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加快原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到2005年,建成以种子专业村为基础,以国有原良种场为骨干,国有农牧场和种子经营推广、农业科研院校及其他国有、集体、个体种子部门为补充的原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农作物原种生产基地20处;良种繁殖生产基地25处,标准化种子专业村350个,保证种子生产和农业生产需要。
  4.种子推广供应体系建设。到2005年要建成以大型种子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县种子公司为纽带,乡镇种子推广部门为基础,其他国有、集体、个体、合资种子企业为补充的种子推广供应体系。从2001年起,凡经营销售的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加工、定量包装、标识销售,并逐年提高包衣种子种植面积。到2005年,争取70%以上的种子包衣销售,全省粮豆作物种子包衣种植面积达到480万公顷。
  5.种子信息网络建设。到2002年,建成以省种子管理局网站为一级网站(中心网站),地市种子管理部门和省农垦总局种子管理处为二级网站,农业科研院校、县种子管理部门和其他种子经营推广宣传单位为三级网站的全省种业信息网络,形成覆盖面广、上下畅通、灵敏准确的种子生产、经销、贮备、推广信息体系。
  6.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到2005年,建成以省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地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为主体、以县(市)种子质量检测站为基础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同时,充分完善种子执法机构和队伍,形成执法手段先进、打击种子违法活动有力、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省、地市县种子执法监督体系。
  (二)畜牧业。
  1.猪繁育体系建设。从完善提高现有种猪场入手,到2005年,全省改扩建种猪场25个,从国外引进优质瘦肉型种猪500头,建立起原种猪场--扩繁场--商品场(大户)三级良种猪的繁育体系。
  2.奶、肉牛繁育体系建设。对现有种公牛牛群众进行更新调整,到2005年,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引进国外优良种公牛110头,优良种牛胚胎500枚,其中2000年引进胚胎250枚。继续加强地市县对冻精的运管供能力,强化乡村配种站点服务设施建设。
  3.羊繁育体系建设。到2005年全省要完善、改造、扩建种肉羊场15个,引进良种羊370只,肉羊胚胎500枚,改扩建细毛羊场10个、绒山羊场5个,从国内引进优质绒山羊6000只。2000年重点完成大山种羊场的改扩建任务。
  4.禽繁育体系建设。到2005年,祖代蛋、肉鸡场饲养的祖代种鸡由现在的3万套增加7万套。2000年重点完成原种鹅场的改扩建任务,引进祖代种鹅6000套,父母代种鹅3000套。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