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全大局原则。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大局意识,站在全省的角度认识财税问题,开展财税工作,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局部服从整体。
--效率公平原则。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发展与增加财政收入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体制在财政增收上;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确保各级政府履行职能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实现财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依法理财原则。严格执行财税法规,维护财税法规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量入为出原则。财政支出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不能脱离财力可能搞超前建设、超前消费;各级财政安排预算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量力而行搞建设,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二、加快经济发展,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要用足够的精力抓好发展经济、培育税源的工作。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运用财税杠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实施好“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科技教育等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财政增收后劲。
5、加快财源培植,打牢财政增收基础。下大力气巩固老财源,特别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巩固和发展“两烟”支柱财源,发挥“两烟”整体优势,提高质量,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增加税收。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的能力。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营运质量和效益,为财政增收奠定基础。要重视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立足优势,大力培植新财源。积极支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6、注重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增长对财政的贡献率。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各部门、各行业都要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实现以提高效益为核心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完善对经济增长的考核办法,按照经济增长看效益、效益增长看税利的标准来衡量经济运行质量。财税部门要积极制定培养财源和涵养税源的政策措施,引导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