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体改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加快兰州商贸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立起开放型、多层次、规范化的市场体系
  1.建成四个功能区。(1)雁滩商品贸易区要完成路网、供电、供水、邮电、金融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成为集蔬菜瓜果、旧货、粮油、花卉、家具、建材、日杂、托运等为主体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群,形成集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新型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商贸区。(2)民族贸易区要完成小西湖立交桥和民贸大厦等大型项目建设,加快区内设施配套,形成集民族贸易、交通客运、民族风味小吃、市场交易为主的民族贸易集散中心。(3)货运仓储区要加快仓储设施更新改造,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较强吞吐集散功能的货运仓储区。(4)出口加工区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生物制品、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核技术应用、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增强出口加工能力,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设立出口加工保税区。
  2.提高完善大型批发市场。按《公司法》登记、规范开办主体、经营主体,在市场管理、组织、交易、形象及制度上实现创新。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要解决“小”“少”和“整体档次低”的问题。以培育无形市场,构建现代化市场交易关系和新型工商关系为重点,根据不同的流通特点,积极发展代理制、物流配送中心、直达供货等多种经营方式,促进产需衔接。建成1个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档次高、上规模、经营规范、吸纳辐射能力强、年成交额在50亿元以上的大型批发市场,5个在中西部地区有影响、年成交额达20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10个辐射西北地区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
  3.培育发展商贸密集区。8个繁华商业区和6条商贸金融街要形成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贸易活跃、市场繁荣的新的商业群体,成为具有较强吸引辐射能力的现代化商贸金融密集区。调整和优化商业业态结构,改变传统的流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商业服务水平,使零售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超市、连锁店、便利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新型商业业态。逐步发展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中远期合约交易、期货交易、电子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导传统商业向现代化商业发展。在加强政府对社会商业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各类行业协会指导下的社会商业经营模式。建立2-4家中外合资零售商业企业或合资、合作连锁试点企业。
  4.培育、健全金融、技术、劳动力、房地产、信息、产权等要素市场。(1)金融市场要建立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合作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创造条件组建甘肃发展银行和投资银行,发展货币市场,规范完善证券和保险市场,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立足甘肃、辐射西北的金融服务网络。(2)技术市场要立足提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程度,满足经济与社会对科技的需求,把兰州技术市场发展为西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推广中心。(3)劳动力(人才)市场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建立平等竞争、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多形式、多层次劳动力(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4)房地产市场要以城乡土地使用市场、房地产开发市场、商品房销售市场、涉外房地产市场为基础,以房地产评估、咨询、销售、仲裁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组成部分,形成房地产市场体系。(5)信息市场要围绕生产与生活,建立起以信息传送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网络管理中心为主要内容,集信息、生产、加工、利用、管理为一体的兰州信息港。(6)产权市场要围绕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公平、公正地发挥中介服务作用,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重组提供服务。
  5.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经济适用型住房建设,尽快启动房地产二级市场。大力推进旅游、非义务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产业化。努力开拓“假日市场”,启动“厨房工程”、“家庭服务社会化工程”,扩大居民消费。要从农村新的需求特点出发,及时调整经营思路、经营策略、经营结构,通过参股、联营、代理、代销等各种途径加强工商联系和贸工农一体化,建立新型的农工商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和促进农村消费。同时,开展信用、租赁消费,开辟新的消费途径,拉动经济增长。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