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扩大外贸进出口业务。走出去,发展境外带料加工业务。要抓住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机遇,努力把我省有比较优势的存量资产转移出去。积极鼓励有实力的省内企业以带料加工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要发挥山西交通、电力、矿产开采、军工、纺织、成套设备安装等优势,提高这些行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积极开拓拉美、非洲、中东、独联体等市场,因地制宜,投资办厂,开展组装加工或资源开发利用等业务,充分利用当地的一些优惠政策,拓宽经营领域,逐步实现跨国经营。用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把境外带料加工存量资产转移作为新的增长点。
引进来,大力发展外商投资的出口企业。今后利用外资要和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和扩大出口结合起来,要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引资、引制、引智等多种多样的手段,把兴办出口创汇型“三资”企业作为重点,使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成为一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3、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要进一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持重点项目,为高新技术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把科技进步与对外经贸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国家《
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尽快制定我省的实施方案,研究有关具体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山西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加出口创汇值。加速实现科贸、技贸结合,以外经贸为龙头,通过开拓国际市场,为科技成果商业化服务,为促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服务。努力开发新产品,扶持我省的更多优势名牌商品打入国际市场。
4、积极开展网上经贸活动。在EDI已经实现与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联网的基础上,抓好后续二、三期“金关工程”的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将节点全面延伸到各县(市),使全省外经贸企业全部实现入网。要在全部节点开通的基础上,加大我省对外开放网络平台的建设。一是利用网络进行涉外管理,增强透明度,为国外客商提供快捷的服务;二是加快应用系统的实施,组织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网上全球进出口配额招标、承包工程招标、大型机电产品招标,开展网上加工贸易审批、进出口许可证申领,原产地证企业终端发放以及进出口联网核查、统计等。积极开展网上进出口交易和网上招商,使网上贸易洽谈和网上招商成为开展国际经贸活动的主要方式,让所有企业通过国际电子商务建立对国际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系统,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无缝连接。
5、推进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结合十五届四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以脱困搞活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关于深化全省外经贸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197〕59号)的内容,把全省外经贸企业改革引向深入。从实际出发,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公司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外贸企业。同时,省外经贸厅等单位要转变观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支持和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获得外贸进出口权上,并帮助他们进行政策、人才、专业知识的培训,真正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形成新的竞争机制和出口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