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禽。以黑龙江正大、伊春友好、依安天鹅、讷河大兴、大庆禽蛋公司、双城新胜禽蛋市场、肇东向阳有利禽蛋协会、黑龙江鹅育种中心等为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伊春市郊区和双城、阿城、肇乐、呼兰、巴彦、宾县、绥化、讷河、依安、肇源、望奎、海伦等重点县禽业基地的发展,形成蛋鸡、肉鸡和大鹅产业化生产格局。2000年,蛋鸡存栏2900万只,肉鸡出栏5000万只,大鹅出栏1150万只,禽蛋产量46万吨。到2005年,蛋鸡存栏4000万只,肉鸡出栏8000万只,大鹅出栏2000万只,禽蛋产量60万吨。到2010年,蛋鸡存栏6000万只,肉鸡出栏15000万只,大鹅出栏4000万只,禽蛋产量80万吨。
6.特种养殖。以牡丹江黑宝药业集团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绥化市、饶河县、鸡西市、海林市、肇源县、绥棱县、汤原县、黑河市爱辉区等为重点,通过引种、扩繁,带动周边市县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形成狐、貉、熊、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2000年,产值增长20%,农民增收1000万元;到2005年,产值增长2倍,农民增收4000万元;到2010年,产值增长5倍以上,农民增收1亿元。
二、主要推进措施
(一)优化畜牧业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改良畜禽品种,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实行引进与繁育相结合,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奠定基础。奶牛以荷斯坦牛为主导品种,通过冻配和胚胎移植技术,引入优秀基因。到2005年,良种奶牛(单产在5.5吨以上)要占存栏母牛的50%以上,到2010年上升到80%以上,其中年产7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要占存栏母牛的20%。肉牛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安格斯、比利时蓝为改良父本,通过大力推广冻配等手段,迅速提高良种比例,全面提高胴体品质。到2005年,良种肉牛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40%,2010年达到60%以上,并逐步推广三元杂交技术。生猪以大力普及长白、约克夏、杜洛克三元杂交为重点,到2005年,上市商品猪三元杂交比重要达到50%以上,到2010年上升到70%以上;肉羊以德美、无角多赛特、德克赛尔、夏洛莱为改良父本,加快引种和扩繁速度,迅速加大改良面。到2005年,肉羊出栏量达到100万只,到2010年增至240万只。特色养殖,要在建立一批规范性原种场的基础上,加快品种提纯、复壮步伐,实行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提高品种质量和出栏速度。
优化畜产品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畜产品。肉类生产突出发展优质肉牛、肉羊,加大精深加工比重。到2010年,上市猪肉比重由60%左右调整到50%左右,优质牛、羊肉比重由不足10%调整到25%以上,高档冷却肉达到25%以上,其中大中城市达到50%,深加工肉比重达到15%以上。乳制品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配方奶粉、液体保鲜奶和花色奶比重。到2010年,保鲜奶比重达到40%,花色奶制品比重达到10%,乳粉比重由85%降到50%。同时,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较佳的优势,加大绿化畜产品的开发力度,到2010年,绿色畜产品占肉蛋奶总量的比重达到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