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2000修订)[失效]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灾害性天气预报提前组织有关单位和群众采取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发生后,应及时组织抢救,核实灾害情况,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的领导,制定有关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协作制度。气象主管机构承担有关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人工增雨防雹设备由气象主管机构统一管理,并接受当地人民武装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必须按规定采取防避雷电灾害的措施。其中新建工程的避雷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高层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其避雷设计由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核。避雷设施应按核准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第五章 气候资源利用

  第二十五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统筹组织全省气候资源调查和气候区划工作,组织气候监测诊断、分析评价及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定期发布气候监测公报。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的建议。
  第二十六条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中,与气候有关的开发项目,项目主管单位应通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参与论证,充分发挥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
  第二十七条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应当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因气候因素特殊需要而进行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由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台站应当为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气象机构,可以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的气象资料,应经气象主管机构核定,出具认证书。未经检定认证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得用于工程建设。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