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革企业分配制度,形成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企业可以根据经济效益状况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依法自主决定年度工资总额。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形式。建立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4、合理确定董事和经理层的收入,使其报酬与责任和贡献相符。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试行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办法要经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约束机制。
(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
1、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决策科学,管理规范。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投融资决策机制,包括健全的决策机构、科学的决策程序以及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职工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依法防范和规避风险。
2、财务、成本、资金、质量管理严格。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及时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按财务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向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派出总会计师,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按法定程序向全资、控股子公司派出总会计师。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各种物质消耗定额,按照市场价格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并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严格考核奖惩。全面贯彻《
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主要物资实行比质比价采购、定点采购或招标采购,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全面预算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减少资金占用。严格按照
银行帐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帐户,杜绝资金帐外循环。加强质量管理,实施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同职工报酬挂钩。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有健全并严格执行的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生产安全。
3、营销管理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有具体机构和足够的人员承担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的职能,营销战略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产品销售网络或其它销售组织机构及营销方式能满足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要求。
(六)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国有大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自主开发能力。落实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建立研究开发成果与效益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企业要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研究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