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积极迎接我国加入WTO机遇与挑战指导意见的通知

  要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的权能范围和财政预算的开支领域,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并使其具有可控性。当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抓紧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要通过改革,精兵简政,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要大力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坚持实行政务公开。
  要继续完善和执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结合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工作,进一步优化公务员结构,使公务员队伍的专业、文化、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根据加入WTO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本着“高素质、专业化”的原则,全面实施公务员素质工程。依托各类培训基地,突出抓好公务员更新知识的培训,重点是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入WTO并不意味着要政府放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相反,对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深化财税、投融资等体制的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国际化要求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手段,保证宏观调控正确有效地实施;要密切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的发展动态,增强预见性和应变能力,防止国际经济波动对我省经济发展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要更加熟悉国内外市场,熟悉WTO的有关保障机制,制定符合国内外市场规律和规则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构调整;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改进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方法,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法则,立足于为各市场主体提供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服务。
  四、加快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适应经济国际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努力增强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为了更好地迎接我国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高度化、经济集约化、产品名优化、所有制多样化展开全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我省经济的整体素质、竞争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要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以体现全省经济的比较优势为特色,促进一、二、三产业进一步协调发展。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要以提高全省工业竞争力和促进结构升级为方向,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产业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推进,调整提高第二产业;要以产业现代化为重点,突破性地发展第三产业。要在“有所为,有所不力”的战略性调整中,逐步培育和形成我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新型产业结构。
  要加快调整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按照加入WTO以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分工对我省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组织结构的调整,逐步培育能适应未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要求的新型企业结构。当前重点是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在产权多元化方面有新的突破。要按照集约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加快我省一批已初具规模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加快我省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改造。
  要进一步调整行业及产品结构,以提高工业行业竞争力为目标,积极着手调整行业配置策略。要认真研究加入WTO以后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大胆放弃一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竞争力较弱或无发展前途的行业和产品,从参与国际市场和开拓国内市场两个层面重新调整全省工业行业的发展对策。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面:根据我省现有工业基础和国际市场竞争态势,经过调整改造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业,将可能主要集中在资源、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在部分资金、技术密集型相互结合的传统行业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加入WTO前后的短暂时机,加速这些行业的调整和改造,使其潜在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开拓国内区域市场方面:由于各国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以及部分工业产品的特殊性(如大运量、高能耗、资源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存在着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内部区域性市场,如广大的农村和中小城镇市场。国内及省内这些区域性市场应该成为加入WTO以后,我省大量一般性工业产品抢占的重点。要加快调整我省这些行业的发展策略,找准位置,明确重点,发展一些能够占领国内区域市场的产品,力争在加入WTO以后新的市场分工格局中有所作为。现阶段,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首先是要牢固占领省内、国内市场,同时着眼于开拓海外市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