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本机关依法应当或者有权做出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直接办理。
(二)对依法应当由上级行政机关做出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自接收之日起5日内报送上级行政机关,并视情况告知信访人。
(三)对依法应当由其他行政机关或部门做出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自接到之日起5日内转送、转交其他行政机关或部门处理,并告知信访人。
(四)群众初次越级上访,接洽部门应热情接待,认真听取反映或申诉,并做好引导工作,指明受理机关,动员上访人到直接责任归属单位反映和解决问题。
(五)对跨地区、跨部门的信访事项,由最先受理的地区、部门拟制方案,与有关地区、部门协商处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机关协调处理。
(六)对直接责任归属单位已经合并的,其信访事项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处理;已撤销单位的信访事项,由被撤销单位的上一级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七)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应当保守信访秘密,不得将控告、检举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交给被控告、检举对象;未经控告、检举人同意,不得公开控告、检举人的姓名和身份。
依法维护信访人依法进行的信访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打击报复或迫害信访人。
(八)各级行政机关直接办理的重要信访事项,应当依照有关程序,在30日内办理完毕,并视情况将办理结果答复信访人。情况复杂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90日,并向信访人说明原因。
对交办的信访事项,承办机关应当在收到之日起90日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报告交办机关。不能按期办结构,应当向交办机关说明情况。
对转办的信访事项,承办机关应当自收到这日起90日内办结,并视情况向转办机关回复办理结果。
(九)信访人和有关单位对信访事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机关复查。原办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答复。
对原办理机关处理决定或者复查意见不服的,信访人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书或者复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上一级行政机关重新复查。上级行政机关发现下级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复查确有错误的,可以责令重新处理,也可以直接作出处理;如经复查,信访事项处理决定正确的,不再处理。
(十)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已做了妥善处理,但本人坚持无理要求,反复到上级机关上访的,其所在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其不再缠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