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信贷投入,调整信贷结构,支持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5.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债建设项目配套贷款,优先支持有利于甘肃经济发展的重点铁路、公路、民航、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支持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用天然气工程、天然气化工、城市用气等项目建设,加大对发展有线电话、移动通讯和广播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支持实现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视、通电话的目标。
6.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农田、水利、草场为重点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努力落实“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甘肃林业、森工专项贴息贷款、治沙专项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贴息贷款等的额度,增加对绿化育苗、新苗试种等改造生态环境的专项贷款项目,确保全省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育草目标的实现。加大对农牧业科技的投入,发展“两高一优”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7.加大优势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按照我省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将新增贷款集中投向以开发我省资源为重点,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优势产业、重点行业、支柱产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大力支持已组建的20户企业集团。
8.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参与省属重点城市市政设施建设项目,逐步把地市州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县城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中心。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地县工业和商贸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快全省城市化建设步伐。
9.加大对科技教育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扶持科技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包括存款、贷款、中间代理业务在内的各种金融服务,改善全省大专院校办学条件。大力推广助学贷款业务,支持培养西部开发的各类人才。积极为大专院校和工商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提供信贷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简化贷款手续,加快投放速度,对向各大专院校承诺的贷款要及时到位,促进全省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0.进一步开拓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发展和扩大消费信贷业务,逐步引导信贷资金向消费领域转移,提高消费信贷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消费信贷政策和办法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机构,改进个人消费贷款审批办法,积极稳妥地推动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支持开展和发展农村消费市场,促进适销对路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经济适用的日用工业品下乡,增加农村消费。
11.积极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认真落实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放宽核销单的发放限制,简化手续,为企业出口创汇创造宽松的环境。在加强用汇真实性审核的前提下,简化企业吸引境外来华旅游、境外促销、科技洽谈、高新技术引进、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等用汇审核手续。积极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放宽资本项下结汇的限制,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质押项下人民币贷款的控制,适当放宽国际商贷项下的结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