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行法人代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达产达效承担终身责任。企业必须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对外招商,加快项目实施建设,确保项目按合理工期达产达效并发挥投资效益。
2.建立主管副市长和行业办主任负责制。各市主管副市长负责综合协调本市工业新高地计划的实施,无论是中直企业的项目,还是地方企业的项目,都要落实环保、城市规划等有关外部条件,监督资金的使用,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行业办要切实组织好本行业项目的实施,负责对本行业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实施进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市和各行业办每季度向省经贸委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3.企业要每月向市政府和行业办报告项目进度。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得规避或阻碍有关部门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
4.本责任制项目一经确定,要确保执行,对确有必要调整的项目,须提出正式调整意见。
四、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大调整的概念。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高度重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重点突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市场,抓住质量、品种、效益,通过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产业升级,树立辽宁经济新形象。要从结构、规模、布局和分工研究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中直企业对区域经济和地方企业的辐射作用,围绕工业新高地重大项目,突出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配套,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避免产业趋同。
2.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实施建设。工业新高地重大项目投资额大,涉及国家产业政策和整个产品布局,特别是一批项目需报国家审批,因此要积极组织企业向国家经贸委和有关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国家的支持,要继续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时机,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债技改专项,要积极落实资金和各项建设条件,按照项目实施进度要求,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加快计划新开工项目的启动,加快前期工作项目的推进,力争尽早竣工投产,发挥投资效益。
3.推进承担重大项目的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发挥企业投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要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明确项目的责、权、利,确保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建设。要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新项目实施新体制和新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面向资本市场的多元融资机制,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完善和发展。
4.广开筹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确保工业新高地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要围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纲要,通过重大项目,建立新形势下的银企合作关系,积极争取各类信贷资金。要引导企业把企业上市所筹集的资金重点用于企业的改造和发展。要积极探索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转让,所筹资金重点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设备折旧率,增提资金足额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以存量吸引增量,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管理,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