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科技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降耗增效技术,以生物措施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
要着重做好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取得重点突破;要兴建一批像“锦绣大地”和“绿健”那样的高效农业企业或高效农业园,把高新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让农民从应用高新技术中得到实惠;要着力培育和建立追求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企业机制,使企业对高新技术具有强烈的渴求和吸纳能力。要大力拓展新技术来源渠道,敢于追踪世界技术前沿,通过技术入股、高薪聘请科技人员、有偿转让科技成果、合作开发科技项目等,使更多的有作为的科技人员和高新实用技术迅速进入郊区工农企业。
农业科技开发要与郊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善于把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技术运用到郊区经济发展中去;要彻底改变农业科技开发集中围绕增加农产品产量的状况,科技部门要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结构的更新,为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实现农业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业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切实搞好农业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继续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农民现代化素质教育工程,为配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对农民进行特种、特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
要搞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注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集成配套服务。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按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规律,进一步完善市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宗专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等多层次构架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使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产地批发市场是农民接受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和出售大宗农产品最便捷的渠道,也是鲜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今年,要把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郊区各区县都要在总体规划下,增加投入,重点搞好场地、道路、通讯和农药残留检测等公用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