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第三,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近郊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多地少,资金密集,要以“锦绣大地”为榜样,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效农业。同时要大胆进行集体资产的产权改革,建立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的社区经济。积极发展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乡镇企业和符合首都特点的第三产业。远郊平原地区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要积极采用高新实用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农业,塑造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山区要继续搞好水利富民工程建设,加快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林果等各类经济作物,尤其要突出发展养殖业,提高其规模、科学饲养和产业化水平,有条件的还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尽快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经济,加快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高标准发展“六种农业”
  近两年,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籽种农业、创汇农业、加工企业、观光农业等“六种农业”的发展,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在郊区农民中已经形成了共识。今后,要继续扭住“六种农业”不放。但“六种农业”在全市、在一个区县可以全面推进,具体到某一个乡镇和村应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确定一两个或两三个重点,加以突破,形成特色,切不可追求全面发展,更不能走形式,摆门面。要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发展“六种农业”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实效,继续高标准推进“六种农业”发展。
  三、大力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乡镇企业是郊区的经济支柱,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民富裕程度的必由之路。目前,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重要阶段,推进二次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充分利用首都郊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和开放优势,搞好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要实施高起点、大范围、宽领域的资本引进战略,引进增加,盘活存量,扩大总量;组织优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在国内、国际上市融资,彻底改变过去企业资本结构单一的状况,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确立农民的投资主体地位,动员、鼓励和组织农民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进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提高乡镇企业在首都市场的份额;开拓国内市场,使更多的乡镇企业走向全国;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三资”企业;积极吸引国外大公司以收购、控股、参股、委托经营等形式,与乡镇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积极利用委托招商、定向招商、网上招商等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调动他们增资扩股的积极性。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布局调整,形成适度集中的合理布局,办好区县工业区,使其成为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集中示范区;镇(乡)工业小区和第二三产业专业村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基地,各区县要以主要精力抓紧、抓好;远郊区县二三产业较发达的村,有条件的,经批准可开辟集中工业发展用地,发展一批“工业大院”,为农业进入二三产业创造条件。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兼并、租赁、出售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加快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最终形成农民和众多社会出资者共有的企业产权制度。合理设置企业股权。允许将集体所有的企业净资产折成股份,划出一定的比例,按贡献大小量化给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和职工;允许将集体所有的企业净资产折成股份向本企业职工、本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社会法人出售;允许企业经营者和各类管理人员通过出资购买、量化等方式在企业总股本中占有较大股份;允许企业内外的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实行技术入股,所占比例由双方议定;允许以商标权、发明权、专利权和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入股,依法保证其合法权益;允许向业绩突出的经营者、技术人员和各类管理人员奖励企业股权;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不在企业中控股。建设和完善乡镇企业管理者的选拔淘汰机制,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乡镇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