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县公共食(饮)具集中清洗消毒的单位,由县卫生行政部门实施卫生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市、县从事公共食(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和一次性公共食(饮)具生产的单位,必须先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从事公共食(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和一次性公共食(饮)具生产、经营活动。
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和要求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15.第十九条修改为“公共食(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的职责是:
(一)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消毒方法,按规定要求对公共食(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保证消毒质量;
(二)按时收、送公共食(饮)具,保证参加集中清洗消毒的用户能够及时使用上消毒合格的食(饮)具;
(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已消毒的公共食(饮)具在贮存、运输、中转、发放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四)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公共食(饮)具消毒质量的管理;
(五)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规定对已消毒的公共食(饮)具实施卫生检验;
(六)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公共食(饮)具卫生管理工作。”调整为第二十二条。
16.新增一条作为第二十三条,即:“一次性公共食(饮)具的生产必须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其经营者和使用者采购一次性公共食(饮)具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卖方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未经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一次性公共食(饮)具,不得销售和使用。”
17.第二十条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食(饮)具卫生监督的职责是:
(一)负责辖区范围内公共食(饮)具卫生和一次性公共食(饮)具生产、经营卫生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
(二)培训一次性公共食(饮)具生产、经营和公共食(饮)具清洗消毒服务人员,并监督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宣传食(饮)具消毒的卫生知识,进行公共食(饮)具卫生评价,公布食(饮)具卫生质量;
(四)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五)负责公共食(饮)具其他卫生监督事项。”调整为第二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