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昌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四条 社会医疗机构应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健康服务为宗旨,遵守医德规范,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并依法承担社会义务。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市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辖区内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置审批

  第六条 社会医疗机构的设置应当符合本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第七条 申请设置社会医疗机构的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申请设置社会医疗机构的个人应当持有本市户口或者暂住证明,其中个人申请设置诊所的,还应当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且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
  第八条 申请设置社会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设置申请书;
  (二)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第九条 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或者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
  (二)拟设社会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
  (三)拟设社会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诊疗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
  (四)拟设社会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
  (五)拟设社会医疗机构拟配备的仪器、设备;
  (六)拟设社会医疗机构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
  (七)拟设社会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
  (八)拟设社会医疗机构的通讯、供电、上下水道、消防设施情况;
  (九)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
  (十)拟设社会医疗机构的投资预算;
  (十一)申请单位或者申请人的资信证明。
  申请设置门诊部、诊所等社会医疗机构的,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简化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第十条 设置社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