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村(牧)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上列人员参加选举,由村(牧)民选举委员会和执行监禁、羁押、拘留或者劳动教养的机关共同决定,可以在流动票箱投票,也可以委托有选举权的亲属或其他有选举权的村(牧)民代为投票。被判处拘役、受拘留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人,可以在选举日回村参加选举。
  第十三条 村(牧)民的年龄以户籍登记或身份证为准。
  第十四条 有选举权的村(牧)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对公布的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举日的10日以前向村(牧)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牧)民选举委员会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处理决定仍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
  第十五条 因故推迟选举30日以上的,应对有选举权的村(牧)民资格重新核实,并根据变动情况予以调整,重新公布。

第四章 候选人的产生

  第十六条 村(牧)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认真贯彻执行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廉洁公正,作风民主,联系群众,热心为村(牧)民服务;
  (三)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识,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第十七条 村(牧)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采取下列方式产生:
  (一)由有选举权的村(牧)民10人以上联名提出;
  (二)村(牧)民自荐,并由9名以上有选举权的村(牧)民附议;
  (三)由村(牧)民会议直接推选候选人。
  有选举权的村(牧)民联合提名候选人的人数,不得超过应选名额。
  第十八条 村(牧)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候选人数应分别比应选名额多1人;委员候选人人数应当比应选名额多1至3人。
  所有被提名的候选人名单,由村(牧)民选举委员会汇总,于选举日的10日前按姓氏笔划公布。少数民族聚居的村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可以按照本民族习惯排列被提名的候选人名单。
  第十九条 候选人提名名单公布后,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多于差额比例,由村(牧)民选举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进行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