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效益农业的若干意见
(浙委〔2000〕7号 2000年3月7日)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优质名牌农产品,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形成平原、丘陵、山区、海岛、滩涂和城郊等各具特色的效益农业新格局。
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积极调整农田种植结构。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确保全省15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放手让农民自主安排生产。各地要采取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优质口粮、行业专用粮、小杂粮和种子粮生产,促使粮食生产走上优质高效的发展轨道。合理调减粮食定购任务,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城郊型农业、创汇农业。促进市场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高值农产品生产,形成合理的农田生产结构。
2.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畜牧业要重点发展瘦肉型猪、食草畜禽和名特优新稀畜禽。水产业要主攻水产养殖,调整稳定近外海捕捞,加快远洋渔业开发,拓展水产精深加工,开发新兴休闲渔业。林业要建设和保护公益林,大力改造低效林,主攻林业特产和花卉苗木,实施高效林业示范工程。
3.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努力培育优质名牌。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各地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选择一批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基地和专业乡、专业村。省里采取扶持措施,择优建设一批上规模、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办好农业对外开发区,扩大出口创汇,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
二、加快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推进良种产业化经营
4.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点环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农、林、牧、渔各个产业领域全面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省级重点抓好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开发,主攻粮油、畜禽、水产、瓜果菜、花卉苗木等五大种子种苗工程,并在全省建设11个省级繁育推广基地。市、县主要抓好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设好种子种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