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加强学校各类功能室的建设,努力实现常规实验装备现代化。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建立四川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教育信息软件库。以四川教育电视台为龙头,利用市(地、州)、县(市、区)教育电视台、收转站、卫星接受站,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十)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抓好巩固提高工作。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切实解决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的问题和初中学龄人口高峰期学生入学问题;大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到2010年民族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010年全省3至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90%。
(十一)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市(地、州)为单位,加大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实际确定两类高中的比例,扩大整个高中阶段学校的规模,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到2005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70%以上;90%的普通高(完)中达到《四川省普通高(完)中办学基本要求》,80%的职业学校达到合格标准,同时建设好一批省级、国家级的重点学校或示范性学校。2010年,在全省城镇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和加快进入“211工程”建设的6所院校及一批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加快研究生人才培养,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5年,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3%,到2010年达到15%以上,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十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积极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根据经济发展、市场需要,提供各种应用性、实效性、提高性的技术培训和更新知识、拓展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打破现行各种层次、类型教育之间的封闭状态,构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习、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习的“立交桥”。进一步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