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鉴定的范围
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技术开发合同履行失败是否属于风险责任;技术转让合同标的是否成熟、实用;各种技术合同履行结果是否符合约定或法定技术标准。
专利侵权案件:专利技术与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比较。
专利行政案件: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版权侵权案件:作品与被控侵权物表达的比较。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技术秘密的秘密性、新颖性以及与被控侵权技术的对比。
3、鉴定依据
对技术合同标的进行鉴定,以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验收标准为依据;当事人在合同中对技术成果的验收标准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照国家标准或专业技术标准组织鉴定;没有标准的按该行业合乎实用的一般标准组织鉴定。
对专利侵权案件的鉴定,以专利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附图和被控侵权物为依据。
对著作权侵权案件的鉴定,以权利人主张权利的作品与被控侵权的作品为依据。
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的鉴定,以权利人提出的技术秘密的范围、内容与被控侵权的技术为依据。
4、鉴定的方式
(1)委托有关机构鉴定。市高级法院已指定有鉴定部门的,委托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2)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验收方式的,按当事人约定的验收方式组织鉴定。
(3)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明确的验收标准或技术标准,技术本身不很复杂的,可以采取当事人自我鉴定的方法,即在法院主持下,由当事人直接进行操作、演示、实施,并将自我鉴定的全部过程记录在案。
(4)专家评议,即由同领域专家对与技术合同标的有关的技术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评议。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进行询问,然后作出评价,并由组织鉴定的单位汇总后作出结论。
(5)当事人同意的其他方式进行鉴定。
由有关机构鉴定的,应要求鉴定机构出示书面鉴定意见,并提出详细的资料依据。
5、鉴定的程序
(1)案件是否需要进行鉴定,应根据案情需要和当事人的申请来确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法院决定;法院认为必须鉴定的,应向当事人讲明理由。
(2)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确定后,应告知当事人。鉴定的具体时间、程序、内容也应事先告知当事人。
(3)由有关机构进行鉴定的,法院应向其出具委托鉴定书及与鉴定有关的材料。在委托鉴定书中,应明确提出需要鉴定的事项和要求,告知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对鉴定的内容负有保密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