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同志要带头学法、执法、守法,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支持下属人员和所属单位严格执法,自觉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防止发生干预严格、公正执法的现象。
当前,要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行政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收费(罚款)标准、办事期限、办事结果、承办机构、执法人员以及对违法执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方式等向群众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由行政执法部门的第一负责人负责,认真组织查处,并公开处理结果。
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与部门经济利益彻底脱钩。各级行政机关都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和我省关于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制度,严禁任何行政机关向行政执法人员和所属机构下达收费指标或罚款指标。
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行政执法队伍。要按照国务院和我省的规定切实做好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教育、纪律整顿和业务培训工作。凡未经公共法律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的,一律不得上岗执法。市、县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在各行政执法部门广泛推行行政执法规范用语和行为规范制度,切实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进一步完善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坚决杜绝合同工、临时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对于那些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欺压百姓的执法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并要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清理出行政执法队伍,决不能让少数“害群之马”败坏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行政执法监督是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保障。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自觉接受党的监督,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人民法院依据
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财政等专门监督的作用。
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对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非常重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内部层级监督:
(一)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县级以上政府要根据这一制度,把法定职责分解落实到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明确执法标准和要求,严格评议和考核,奖优罚劣,把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的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作为确认行政执法人员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