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做好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的意见

  (8)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和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等。企业改制方案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建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好职工积极性。
  5.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全省确定一批地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作为今后我省国有经济战略上重点控制和加强的企业,并给予重点支持。到年底,这批企业中要有80%完成整体规范改制,达到国家确定的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做到政企分开、规范改制、出资人到位、机制转换、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名单由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领导小组另文下达。
  6.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工作。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大力精简企业内部机构,实行竞争上岗、动态考核、末位淘汰。要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分流超编岗位和富余人员。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增加浮动工资的比重,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三)打好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脱困攻坚战
  1.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全省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标准是:到2001年初,全省357户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0%能够实现扭亏为盈或破产淘汰或改制转为非国有,再有20%有较大幅度的减亏,减亏幅度在50%以上(基础为上一年度)且做到生产基本正常,职工队伍基本稳定,能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支付职工的各项保险费用,支付一定的银行利息。各地和省各有关部门要按这个目标做好工作。坚决防止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
  2.继续认真落实脱困责任制。继续按资产隶属关系,建立地区、部门和亏损企业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部门和企业。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领导小组将继续与各市签订2000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脱困责任状。对脱困目标采取双向控制的办法,省里着重控制面上指标的落实情况,各市及省有关部门主要控制点上情况。各市及省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脱困目标,层层建立脱困责任制。建立全省脱困监测工作网络,按月通报脱困进度。对如期完成脱困任务的责任人落实奖励措施,对没有完成脱困任务的企业领导和地区、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3.突出重点,加大扭亏脱困工作力度。对全省1999年底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排出2000年内能够摆脱困境的企业名单,继续按照扭亏增盈、兼并联合、破产淘汰和债转股等类型,一厂一策地制订企业的脱困方案,帮助能够扭亏和减亏的企业落实扭亏贴息、银行封闭贷款和债转股等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做好面广量大的国有大中型微亏企业的扭亏工作,做好新增亏损企业的扭亏工作,努力减少新增亏损企业。各地要研究和调整对亏损企业的政策导向,对一些扭亏有望的企业采取限期扭亏给政策的办法,改变一些企业“亏损有利”和“亏损有理”的观念,防止一些企业利用长期亏损要政策的做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