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1.编制省、市和行业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五年规划。编制时要做到“五个结合”;与各地现有经济基础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有地区特色的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与全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合,服从、服务于全省产业升级目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与必要的行政推动结合,从大局出发,打破地区和部门利益的局限,推进资产重组,努力提高两个战略性调整的效率和效果;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培育、造就现代企业经营者队伍结合,构造高效、灵敏的微观市场经济基础;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结合,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经济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2.多形式、分层次推进资产重组。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好对全省以及地区、待业战略重组起关键作用的重大项目。将兼并破产核呆计划、债转股、发行股票、债券及技改贴息、扭亏贴息等政策集中起来向这些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倾斜。
3.继续按照“搞大搞强、搞精搞专、综合治理、退出淘汰”四种类型分类指导国企改革与发展。对前两年确定的这四类企业名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各地要排出2000年操作的企业名单。重点抓好在地区或行业中主业优势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利税贡献多的大企业集团。制订政策措施加以扶持,把重点企业集团的规模搞大;挖掘科技资源,吸引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把重点企业集团的实力搞强;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品牌优势,把重点企业集团的名气搞响。省、市集中力量,在抓好70个重点企业集团的同时,继续把一批具备竞争优势和产品特色的企业搞精搞专。
4.加大企业兼并破产力度。紧紧围绕全省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按地区、分行业对需破产淘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分析排队,制定总体方案和企业个案。对全省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名单中需破产的企业,按三类情况进行操作;(1)将符合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和规模较大的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争取列入国家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计划;(2)对一些停产一年以上的企业积极稳妥做好人员的分流安置,可先破产后争取核销;(3)对企业规模小、破产成本低的企业坚决实施依法破产。破产关闭的企业要真正做到彻底销号,关门走人,坚决有效地制止假破产、假关闭。
(二)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1.抓紧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制。建立省、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国有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市一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有利于政企分开,有利开机构改革,有利于平稳过渡的原则,先抓紧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已有工作基础的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扬州等市争取上半年到位,其他市年底全部到位。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