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以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2000年起,对教职工实行学年度考核“末位待岗制”,并将教师聘任制、全员聘用制在面上逐步推开。试行教职工工资总额包干,扩大学校在人、财、物管理上的自主权,逐步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岗位明晰、流动有序”充满活力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10.改革教育手段,努力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巩固和发展普及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全面开展中小学常规实验考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电教设备和各种音像手段,加快电教设备达标步伐,使城乡所有中小学全部开展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阶段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及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视听设备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到2001年,市区和县城学校在十类专用功能教室和四个系统的装配上达到省级标准。继续创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计算机远程联网,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发挥市电大、市电教馆的作用,加强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初步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和全市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大力开发利用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建立市级远程教育网络中心,为利用网上资源、兴办虚拟学校、发展终身教育服务。
  11.改革非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公办学校招生实行合理成本分担,逐步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在市教育、财政和物价部门共同制定的收费等级和幅度范围内,实行学校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和申报备案制度。对于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学校,经上述部门核准,收费上实行优质优价。杜绝各级各类学校乱收费。对企业下岗职工子女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应实行减免收费和助学制度。
  12.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农村教育必须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规划好幼儿教育的发展,抓好“两基”的薄弱环节,并加快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尽快提高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在结构上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发展,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实施初中后、高中后“3+1”、“3+X”的“绿色证书”制度,对毕业后回乡的青年,在招聘科技干部、配备农技员、承包土地、实施农科教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进一步促进农科教统筹结合,各级农科教机构统一由同级党委分管副书记牵头,办公室设于农经委,并建立正常运转的工作制度。
  到2003年前,各县和郊区都要在优化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兴办一所适应21世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水平较高,具有文化科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等综合功能和辐射效益的职业(成人)教育中心,以此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龙头”工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