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5.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重点,不断推进。要十分重视探索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中小学要建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要十分重视课程教材体系的改革,注意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领域的新知识,使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要十分重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十分重视各级各类教育的科学研究。加强教学改革实验,对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优秀教学成果应予以表彰奖励和积极推广。市和县区都要开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实验,以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要充分发挥思想观念、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努力开拓创新,形成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教育“高地”。要十分重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不得简单地以考试、升学状况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主要依据。
  各新闻媒体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积极宣传素质教育,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6.为适应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需要,必须明确目标,加快发展,促进我市教育大众化、知识社会化进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到2010年,全市3 ̄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高标准、高水平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以上,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12年以上多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初步形成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建立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开放多元并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具有合肥特色的教育体系。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到2003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把“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提高全体市民素质的基石,切实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巩固、提高、发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和领导职责,增加经费投入,完善保障机制,规范办学行为。要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并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