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23、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突出业主的发展,突出整体优势的发挥,突出竞争能力的提高。加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搞好市场定位。建立科学的投融资决策审议制度和程序,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实行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减少投资失误。
24、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大力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鼓励企业结合实际,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合理设置内部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形成责权明确的决策中心、结算中心和成本管理中心。继续推广邯钢经验,开展学先进活动。改进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按照市场竞争要求建立严格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全面推进物资比价采购制,对设备和工程项目实行招标管理。建立企业全面预算控制制度,杜绝资产帐外循环,实行财务联签,防范财务风险。继续实施省“管理示范工程”,表彰管理先进企业。加强行为科学研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积极发展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开展企业管理咨询诊断服务。
25、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坚持从严治企,制订《安徽省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标准》,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定额、标准、质量、计量、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工作责任制,对连续两次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工作责任制,对连续两次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予以公开曝光,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就地免职,并不得担任其他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真实、准确地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会计核算,对做假帐、搞帐外帐等违纪违法行为依法查处。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对管理基础工作混乱企业要及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换企业经营者。
七、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26、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城镇国有、集体、外商投资、私营等各类企业及其员工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加快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市地级统筹、省级调剂的制度,加快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发挥第三条保障线托底作用。
27、严禁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严肃查处“四乱”行为。所有收费、罚款项目都要出具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收据,严格实行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从严控制对企业的行政性检查,确需检查的,须经经贸委批准并持批文进行。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建立打假工作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