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起,打破现有的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三类学校界限,统称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实行统一文凭,就业待遇打破原有界限,进入社会自主择业。
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培训中心,完善城市社区教育中心和县、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培训网络,全省建设60所左右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使农村广大从业人员都能接受不同形式、不同时限的职业教育或技术培训。继续以“小康班”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村级干部以及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14、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调整现有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扩大省内高等学校规模,积极稳妥地改革办学模式,实行多形式办学,努力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发展高等教育,积极争取国内名牌高校来琼合作办学或办分校,力争外省高校增加在海南的招生。
2005年全省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以上,省内高校在校生达到4.3万人左右,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五分之一左右。2010年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以上,省内高校在校生6万人左右,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四分之一左右。
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学科梯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到2005年,建成30个左右硕士点,新增博士点3-4个,现有的本科院校都能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成10个重点学科和10个重点实验室。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有二三所高校能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中上水平,有一批学科(实验室)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15、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快计算机教育进程和省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建设。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实现校园联网、校际联网、区域联网、直至进入国际互联网。2003年以前,所有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市县城区大多数中学实现校园联网,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互联。建设覆盖城乡的开放式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从2000年起,海南电视台向全省转播中央教育电视台节目。
2001年全省普通高中开设计算机必修课,2003年经济发达地区初中开设计算机必修课。2001年实现全省高考远程网上录取。
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已开发的教育、教学软件,同时大力开发本地教育、教学和应用软件,加快制作我省名师、特级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在中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推广采用。抓紧建立教育软件开发基地,推动相关的教育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