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

  3.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靠,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有师德高尚并且具有以德育人能力的教师才能落实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的高低是制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关键。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努力开创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教会精神,以《教师法》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内涵发展的方针,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5.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坚持做到持证上岗。严把师资入口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中小学在编制定额内,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来校任教。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聘任教师。完善竞争上岗、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
  6.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是为人师表的根本。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首要内容。针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按照教师成长规律,确定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增强教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伦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师做到教书育人,堪为师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要加强对师德的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7.全面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开展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继续教育。按照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多种形式、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到2001年完成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第二个五年一轮的360学时继续教育培训,完成对50%的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到2003年,完成中小学教师全员计算机培训。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知识、技术创新的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全面提高高校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结合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形成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