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第九条 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管理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鉴定分级、建立档案、设置标志、加强管护技术指导,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 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机关、部队、学校、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园、风景名胜区、寺庙等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城市街头绿地、广场、小游园和道路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园林绿化单位负责;
(三)住宅小区、居民院落内的古树名木,由物业管理单位或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负责;
(四)铁路、公路、河堤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分别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负责;
(五)城市规划区以外和森林公园的古树名木,由区(市)县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应当确定专人管护。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由个人管护。
第十一条 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与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签订管护责任书。
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或个人发生变更,应当向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管护责任转移手续。
古树名木的管护费用由管护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十二条 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技术规范管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长势衰弱或濒危,管护责任单位须及时报告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并按照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治理和复壮。
古树名木死亡,应当报经古树名木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并查明原因、责任后,方可处理。
古树名木死亡后,原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擅自挪作它用。
第十三条 禁止下列损害、损坏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一)在树冠垂直投影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废气、倾倒污水污物、堆物、封砌地面;
(二)在树冠外侧五米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三米内埋设地下管线;
(三)攀树、折枝、剥损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