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失效]

第五章 特殊保护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改善贫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救助失学儿童和少年。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重视盲、聋哑、弱智的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建立康复治疗机构,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为年满16周岁的残疾未成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迫害有生理缺陷、有心理、精神障碍、弱智的未成年人。
  第三十条 民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孤儿、流浪乞讨和无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的收容、遣送、安置、收养和教育工作。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女性未成年人的入学和年满16周岁女性未成年人的就业不得歧视。
  要保护有罪错或受过侵害的女性未成年人的人格、名誉,严禁披露其罪错或受侵害的情况。

第六章 司法保护

  第三十二条 公安、司法机关,学校、家庭和有关社会组织,应教育、帮助和支持未成年人动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对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有依法检举、控告和提起诉讼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由公安派出所、村(居)民委员会、学校及监护人联合组成帮教小组,负责帮教。符合收容教养条件的,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三十四条 公安、检察机关,应设立专门机构或确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人民法院应组成少年法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并从当地聘请熟悉少年特点,热心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的人员,担任特邀陪审员;律师事务所应当指定有经验的律师为未成年的被告人做辩护人。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少年犯管教所、劳动教养院,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保护其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格,严禁侮辱、打骂、体罚和滥用戒具。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