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赔偿义务机关对其违法行为应当确认而故意拖延逾期不确认的,赔偿请求人可以书面或口头要求其上一级机关处理。其上一级机关可以责令该赔偿义务机关限期进行确认,也可以直接作出确认或者不予确认的决定。
第十五条 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请求人的赔偿申请互相推诿拒不受理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赔偿请求人先后向两个以上机关提出的,由先收到申请的机关受理;
(二)赔偿请求人同时向两个以上机关提出,属于同级行政机关的,由本级政府指定其中的一个机关受理;属于上下级行政机关的,由上级行政机关受理;属于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之间的,由行政机关受理;属于同级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之间的,由审判机关受理;属于检察机关或审判机关上下级之间的,由各自上级检察机关或上级审判机关受理。
第十六条 赔偿义务机关确定应当赔偿的,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同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数额、赔偿期限进行协商。协商一致的,签订赔偿协议书。
赔偿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协议双方的基本情况;
(二)协议的事项;
(三)协议赔偿的方式、数额;
(四)协议的履行期限;
(五)协议双方签名、盖章;
(六)达成协议的年、月、日。
第十七条 双方协商不成的,由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送达赔偿请求人。赔偿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赔偿请求人的基本情况;
(二)要求赔偿的事实和理由;
(三)依法确认的事实和证据;
(四)适用的法律、法规依据;
(五)赔偿的方式、数额和期限;
(六)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或申请刑事赔偿复议的机关和时限;
(七)赔偿义务机关及其主要负责人印章;
(八)作出赔偿决定的年、月、日。
第十八条 赔偿请求人对刑事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或对复议决定有异议的,可依法向该机关所在地的同级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第十九条 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作出的赔偿决定必须认真执行。因不可抗力不能如期执行的,在不可抗力消除后即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