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规定

  (一)体育竞赛申请书及可行性报告;
  (二)法人证明、资格证书、营业执照、验资证明或资金来源协议书或者合同,国际比赛须交验有关外事文件;
  (三)竞赛规则、规程,竞赛组织实施方案及安全保卫措施等材料;
  (四)举办体育竞赛所需要的场所、器材、通讯设备以及管理人员情况的材料;
  (五)竞赛经费收支、盈利分配、亏损分担等方案;
  (六)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运动项目协会出具的委派裁判员证明材料;
  (七)对竞赛活动资金进行监督的材料;
  (八)体育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查验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举办马拉松、拳击、攀岩、汽车、摩托车、跳伞、热气球、飞机特技表演等危险性大、强度大、对抗性剧烈的体育竞赛活动项目,举办人应当提报医疗救护方案并为参赛者办理人身保险。
  第十三条 举办在体育竞赛开赛前一个月内,应当将不少于全部预算经费的60%汇到体育主管部门。
  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对竞赛活动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但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四条 体育主管部门收到体育竞赛申报登记表之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且发出书面通知。
  举办人应当在取得体育主管部门签发的体育竞赛登记证明后,按照本规定进行体育竞赛的公开性运作。
  有关媒体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宣传报道,应当经体育主管部门核准确认后进行。
  体育竞赛登记证明在该竞赛结束后即自行失效。
  第十五条 举办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工商、物价、卫生、税务、审计等手续。
  第十六条 体育竞赛经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出售门票、接受赞助和收取报名费。
  第十七条 体育竞赛的举办人应当向体育竞赛主管部门提供一定数额的业务经费,用于对竞赛有关人员的培训及业务开支。
  第十八条 举办人申报登记进行体育竞赛,应当提供担保,如不能提供担保,应当向体育主管部门缴纳保证金,其保证金的标准由体育主管部门根据体育竞赛规模另行规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