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积极发展高校高科技企业集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用产业的标准和市场机制,结合河北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组建和发展一批以高校自主知识产权为依托的高科技企业,给以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组建企业集团。通过5年左右的发展,力争使燕山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校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年利税超亿元;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学院等院校创办的企业年利税达到5000万元以上。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高校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改制为上市公司,融通社会资金,取得更大的发展。在高校高科技企业集团建立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机制,为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相应的精神、物质回报及发展空间。对高校在校内或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的科技园,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30、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大力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大学要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部分学科要建成教学科研型学科,其他院校基础较好的学科也要向教学科研型转变。根据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重点学科、重点科研机构建设,制定高校基础研究、高校技术研究的具体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支持50个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阔、有潜在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以增强我省高校科技创新的实力。
31、加强产学研结合,深化“太行山道路”。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入股、与企业组建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共同进行重大项目开发、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等多种渠道,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理工类院校的重点学科和骨干研究机构至少与一个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基地,到2010年,使产学研基地达到30个,与企业共建技术开发中心20个。企业要把接受学生实习和生产实践作为应尽的社会义务。农业院校以河北农大为龙头,联合省内农业学校和其他学校,加强农业区域开发,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九)实施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工程
32、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按照面向市场、统筹规划、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的原则,在现有教育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开放式教育网络。高等学校要加快远程教育网建设步伐,开设网络课程,建立网上大学教学体系。近年内,重点建设好300年普通中小学和30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积极组织骨干力量,抓好教学软件开发和音像教材建设。在全省中小学广泛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素质教育和师资培训。
33、加快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在配齐、配合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和普及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重点,不断优化配置各学科先进的实验(训练)仪器设备,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使用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强化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到2002年,全省城市中小学、县实验小学和高中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要达到或超过一类标准。2010年,80%以上的高(完)中和城市中小学分组实验教学仪器要达到一人一组,普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农村中小学也要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步伐。
34、加快教育科研网络建设。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利用卫星实现视频传输和计算机网络的结合,建立河北教育电视台和河北教育计算机网,作为远程教育网的专业平台和骨干网络,并与公众、专业信息传输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实现高速连接,形成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多元化远程教育体系。2000年完成省级远程教育中心和市级卫星地面中转站建设并联通国家网络中心,全省本科院校全部入网,并争取计算机网络进入3000名高校教授家中;全省300所职业中心,初步建成校园网,与省远程教育中心网站联网,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网。2002年,全省本科院校完成校园网建设,全部重点中学、中专学校以及部分城市普通中学入网;2005年,全省多数城市中学和小学入网;2010年,建成覆盖全省大中小学和各层次教育系统,多规格、多形式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