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探索开放办学的道路。改革成人高校办学体制,增强内部活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扩大成人本专科培养规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考点网站,扩大自考规模,提高毕业率。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远程教育,逐步放宽招生政策。
23、积极吸引省外高校到河北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充分利用部委属院校和京津高校优势,与省内高校、中专联合办学,扩大我省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省外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在河北独立办学或联合办学,根据学校意愿可纳入我省管理范围,并在土地、师资、生源、收费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
(六)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24、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普遍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与知识创新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学历,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教师队伍。重点实施“115”人才培养计划,即“特聘教授计划”:在全省高校遴选或引进10名左右50岁以下的具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重点扶持,更新、完善研究手段,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对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程予以经费匹配,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一部分人能够达到院士水平。“名师计划”:在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中,设立100个左右的特聘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中青年学者进入岗位,给予重点支持,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分批遴选500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财政拨款、学校支持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使其尽快成为我省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每年评选10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对其科研课题给予支持。
25、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培养规模。到2000年,新增博士点8个、硕士点20个;到2010年,力争博士点达到80个,硕士点达到300个左右,硕士生基本做到立足本省培养。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增加地方招生计划,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重点扶持我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急需的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大力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对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予以奖励。
(七)实施高校“双重工程”
26、加快“双重工程”建设。加快河北工业大学“211工程”建设,确保2000年完成首期建设计划,并按时通过国家验收。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都要继续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经过努力率先建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鲜明特色的重点大学,大部分重点学科接近国内先进水平,20个左右的学科接近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继续采取措施加强对其他骨干大学建设的力度。全省各高校要在现有学科专业中遴选一批基础好、水平高、发展潜力大、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增列为省级重点学科。
27、加大“双重工程”建设监管力度。省级重点学科实行“滚动发展”,要制定新的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检查,对不合格者取消重点学科建设资格,并补充新的重点学科。各高校在抓好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并予以重点投入。努力增加重点骨干大学和重点学科专项经费投入,使“双重”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八)实施高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工程
28、加强重点科研机构建设。省财政、计委、科委、教育等部门要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共建、共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高校重点研究所(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发展高校科学技术优势为目标,加强电器及自动控制、化学工程、分子生物学、光学、非金属材料、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方面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到2010年,力争使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0个。积极探索重点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三位一体建设的新机制,实行资源共享,组织联合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