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教委面向21世纪河北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

  7、加大“普九”攻坚力度。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2000年全省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要切实抓好“两基”达标后的巩固提高工作,建立“普九”复查制度,对“普九”达标县每三年复查一次,强化各级政府抓“普九”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责任。省、市、县继续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
  8、大力推动薄弱学校的转化提高。各地、各学校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突出抓好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到2010年左右,小学基本普及外语和计算机教育。
  9、加快发展特殊教育,保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加快特教学校建设,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努力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受教育机会,培养他们自主自强的精神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到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的初中教育,并使其能接受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
  (三)实施普及高中段教育工程
  10、大力普及高中段教育。在巩固提高“两基”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增量发展。全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要保持现有比例,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积极发展具有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双重功能的综合高中,形成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教中心)、中专、技工学校等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从2000年开始,省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促进高中段教育的发展。
  11、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走产教结合的道路,突出职教特色,规范办学。职教中心应充分发挥综合性、多功能的作用,努力办成当地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实用人才培养与培训、商品展销和信息传播的中心。加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之间、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综合高中之间的沟通,建立开放性的现代学校制度。
  12、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产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必须经过学校培养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就业上岗。实行技术准入制度的工种,毕业生通过鉴定的比例要逐步达到90%以上。改革课程体系,制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和指导编写专业示范教材。积极推行课程综合化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各学校要集中力量办好几个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13、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的改革和发展。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并重的原则,通过学校布局调整、高初中分离、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灵活多样的授课制等形式,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优化结构,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公办民助”改革试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适当放开。到2000年,全省有50所以上的普通高中改为综合高中,建成5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到2010年,综合高中占到普通高中的50%以上,普通高中逐步形成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多样化的格局。
  (四)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
  14、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加快中小学教师培养步伐。建立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扩大师范本科生培养规模。综合大学的部分专业可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选修课,拓宽师资培养渠道。尽快实现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改建3--4所师范专科学校为师范学院。中等师范学校应与当地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少量条件较好的可以独立改建为师范专科学校。
  15、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开展继续教育。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大幅度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倡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高中段教师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开展计算机、外语等技术培训和等级认定,3--5年内,使乡镇以上学校的教师基本胜任多媒体教学。到2010年,小学教师基本实现专科化,初中教师基本实现本科化,高中段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其中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教师比例达到20%以上,幼儿教师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40%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