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集中力量抓好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增长点。
(一)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实施“稳定亚洲、转占欧美”的招商战略,在巩固提高亚洲各国资金引进的同时,加大对欧美非国家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效益、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争取更多欧美中小企业和大公司投资。切实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老企业改造的招商力度。千方百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增加出口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积极为有出口能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充分挖掘企业的出口潜力。
(二)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把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放到战略位置,拓宽领域,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重点扶持产品有市场、经营者有思路的企业加快发展,使其尽早形成规模,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树立起个体私营企业的新形象。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农村大市场,积极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专业村、专业户,推动个体私营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围绕科技兴企战略,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的电力电缆、高效节能低污染新型锅炉、高效节能新型阀门、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把新兴技术落实到优势企业、骨干项目和重点产品上。在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乡镇企业中广泛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推介,使更多企业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与国际接轨。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起有效的科技投入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使一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先进水平,形成一批乡镇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四)造就一批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引导优势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壮大规模,增强对全市乡镇企业的带动能力。突出抓好市级百家集团的发展,力争使尧舜集团、津美集团等企业三年内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津海集团、先达集团、富士达集团等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产品竞争力强、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优势企业集团。培育王顶堤集团、大桥集团、宝成集团、富强集团、万达集团等一批企业,使之三年内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初步形成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占有面较大,能够带动全市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规模企业群体,构筑起二次创业的经济主体。
(五)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已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务,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连为一体,拉长产销链,扩大行业优势,加快形成更多的带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特别在工业较薄弱的地区要从农业产业化入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各级政府都要给予积极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