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津港。作为我国北方综合性国际贸易大港和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天津最大的优势。要建设成为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效益领先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贸易主枢纽港。北疆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件杂货和国际客运运输,南疆港区重点发展散货及液体运输。到200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8500万吨,集装箱运量达到220万标箱。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运量突破500万标箱。进一步加快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的建设步伐,码头建设和港口管理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继续坚持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方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以现代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为主导,外向型现代化的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努力营造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环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外贸出口达到40亿美元。
9.天津港保税区。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以物流为基础,以仓储加工为依托,以市场为连接,以自由港区为目标,努力建成国际贸易交易中心和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重点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运作区、高科技产业园、卡特比勒工业园,形成由汽车、纺织、建材等组成的保税市场体系和海、陆、空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加快港区一体化进程,加快空港物流区实施步伐。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外贸出口4亿美元。
10.塘沽区。按照发挥区域优势、加快自身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功能的要求,努力把塘沽区建成以外向型经济和新兴产业为主导,商贸、金融、旅游、仓储等第三产业发达,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高度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滨海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区、外向型经济和新兴产业聚集区。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形成适应新区发展的道路交通框架和市政公益设施,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商品集散中心。开发建设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参与建设临港工业区。充分发挥区位和土地资源优势,不断壮大区属经济实力。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
11.汉沽区。建设以海洋化工为基础,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有机结合,其他产业竞相发展,技术先进的化学工业基地。依托一港两区,紧贴大集团、大公司,发挥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近期重点建设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区,以乡镇骨干企业为中心的工业小区,基本建成水产养殖、葡萄种植、温室蔬菜三个高效示范区。到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