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确目标,开拓创新,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4.滨海新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追求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坚持以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造成强大的声势,形成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对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坚持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5.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构想。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的总体构想是:以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为骨架,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使商贸、金融、旅游竞相发展,形成一个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齐全,面向21世纪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6.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到2003年,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过努力,尽快形成行业集中布局,工艺装备先进,生产流程衔接,能源和服务设施统一配套,投入少、制造成本低,体现聚集效益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是滨海新区的首要目标,要突出三个标志:一是技术含量高,拥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新兴产业;二是国际化程度高,利用两种资源,辐射两个市场;三是聚集效益高,行业集中布局,生产基础设施统一配套。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以上,占全市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9:40。外贸出口达到50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0%以上。合同外资额5年累计达到1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7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力争达到250亿元,努力形成功能完备、相互配套、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继续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居民生活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到2010年,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国际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具有自由港功能的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即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度开放的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创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与国际接轨的联络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0%,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和大型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占全市的60%以上。形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所具有的综合功能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三、统一运筹,明确功能,分区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