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创新为动力,拓宽思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我市对外开放要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推动天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主动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潮流,积极推动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力争抢占新世纪发展的制高点;主动适应中央对天津城市定位的要求,积极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水平;主动适应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变化,积极采取对策,趋利避害,把握主动权。要以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强领导,实行换位思维,强化总体运筹,发挥组合优势,选准工作切入点,推动我市对外开放不断上新水平。
在开放目标上,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准,立足21世纪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经济运行规则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化程度。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经营环境、人文环境、休闲环境、城市环境、法制环境等。努力实现全市外贸出口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水平,直接利用外资力争保持全国先进城市水平,在质量上有显著提高。全面实现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目标。
在开放布局上,大力推动市级和区县开放区域以及各开放主体(企业)形成结构不同、特点突出、优势互补的开放格局。市级扩大开放的重点是政策制定和协调落实,具体突破点放在金融、保险、现代信息网络、咨询服务和大交通框架上,以构筑总体宽松的综合投资环境为主。各区县开放区域以实业投资及发展商贸、服务产业为主,不断提高开放度。在国家、市级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下,促进各开放主体(企业)积极寻找客户,扩大合资、合作的领域,增强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开放措施上,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立足于强化自身的突破举措,把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继续大力利用国内外资金加快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同时,注重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和商品零售业等领域利用外资,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主动高效的服务,树立天津高度开放、高度活跃的国际形象,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城市总体功能的发展。
在开放环境上,要通过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策职能的改革,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构筑更加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氛围,努力使用对外开放的手段更加灵活、有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
三、抓准切入点,总体运作,实施对外开放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