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正在发生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需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各地要抓住农产品总量充裕的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调整结构,要把握一个前提、五条原则:即以全省粮食总产“稳七保八”为前提。坚持面向市场,讲求效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调改结合,稳步推进;依靠科技,提质降耗;农民自愿,引导服务的原则。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方向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种植业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优化区域布局,以改善品质为重点,调减不适销对路的劣质品种,抓好一批产业带、片、线,抓好商品化处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种植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
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必须把“宝”押在科技上。一要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早培训、早播栽、早管理,及早把2000年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和田块。要因地制宜把住最佳播栽期,适时争早;二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进一步深化旱地改制的内容,搞好预留行的利用。对高琶田、望天田、漏筛田要坚定不移地走旱路。尤其要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抛秧、地膜玉米、杂糯间栽、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等关键增产增效技术,努力提高到位率,务求收到实效。适宜地区,要继续示范两季田麦玉稻三熟种植模工式;三要搞好病、虫、鼠、草、湿害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增强防病治虫减灾意识,掌握防灾抗灾主动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负责,落实专人,搞好病虫监测和预报。发动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早查勤查,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抓好检疫性病虫草害、流行性、暴发性病害、迁飞性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大力推进病虫统防统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主要作物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积极提倡和组织春季农村灭鼠,大力控制草害和两季田湿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四要继续深入开展“百、千、万”科技服务活动,落实“一保两挂三配套”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实施“5211”工程,为农民和基层干部“出点子、抓种子、教法子、做样子、探路子”,搞好技术指导,千方百计确保技术的落实到位。
四、抓好改田改土,努力增强农业持续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