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建立了省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1990年成立了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近年来,省政府多次召开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通报会。在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与社会团体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为主的防治队伍,积极开展艾滋病监测,初步摸清了艾滋病在我省的分布与流行状况;加强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明确了全省各级艾滋病临床指导医院和诊治医院;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省及各地还组织了大量的业务培训,以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探索制定了一些适宜的防治对策、措施和相关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同时,公安部门还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卖淫嫖娼和贩毒吸毒等工作力度,在一定程序上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延缓了艾滋病、性病的蔓延。
但是,我省目前阻止艾滋病流行的能力还比较弱,部分干部和群众对艾滋病在我省广泛流行的可能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多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局面尚未形成;公众普遍缺乏较系统的预防知识;预防与控制及科研专项经费尚未到位,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有限,疫情监测、采供血管理及防制医源性感染等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艾滋病防治专业人才匮乏,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尚不能提供规范的艾滋病诊疗服务;性病诊疗市场混乱,管理尚未到位;同时,目前我省劳务输出大量增加,回国人员及外籍来华者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多;国内流动人口数目庞大,特别是艾滋病流行日趋严重地区的打工、经商者大量涌向我省,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部分地区吸毒、卖淫嫖娼活动,难以在短期内禁绝。因此,我省艾滋病性病疫情发展的趋势十分严峻,预防与控制工作亟待加强。
二、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结合本省实际,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的各项措施。坚持实事求是、标本兼治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制格局;完善宣传教育、法制管理、监督监测、科学研究及医疗咨询服务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努力防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减少艾滋病的流行,为全省人民健康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