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
--宜林荒山荒地全部被绿化,水土流失区全部被治理,林种、树种结构合理;
--建成起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环境绿化美化的目标。
三、林业建设的重点
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
1、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包括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济源5个市22个县(市、区)重点在支流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在干流和支流两岸营造护岸固坡林和水土保持林,造林40万公顷,封山育林37万公顷。
2、淮河防护林工程。包括信阳、周口、商丘、开封、许昌、漯河、平顶山、郑州、驻马店、洛阳、南阳等11个市地66个县,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重点搞好大别山山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桐柏山浅山丘陵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伏牛山东部丘陵区水土保持林等骨干工程。造林25万公顷,封山育林20万公顷。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在唐河、社旗、方城、新野、宛城、卧龙、邓州、镇平、南召、内乡、西峡、淅川等12个县(市、区),重点抓好丹江库区片,鸭河口库区片,唐河、白河、湍河流域片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和护岸护滩林。造成19万公顷,封山育林14万公顷。
4、太行山绿化工程。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5个市的10个县(市、区),重点建设太行山东部生态经济沟形式的水土保持林体系和太行山东南部以干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基地。造林7万公顷,封山育林14万公顷。
5、天然林保护工程。全省现有天然林面积106.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653.4万立方米。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总体规划,主要实施好黄河上中游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采伐,搞好荒山荒地绿化和封山育林,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
6、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抓好尚未形成林网、未间作的213.3万公顷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的营建和340万公顷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完善提高,构筑平原农区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确保农业稳产、高产。搞好“六纵四横”绿色通道建设,即京广、京九、焦枝铁路和106、107、207国道(六纵),陇海铁路和310、311、312国道(四横),营造护路林带600公里,通道两侧营造高标准农田林网53.3万公顷。
7、防治沙漠化工程。在涉及沙区的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开封、商丘、周口、许昌等10个市(地)的43个县(市、区)进行治沙造林,重点抓好5.3万公顷流动、半流动沙丘(地)的固沙造林和已毁林种地的2.7万公顷防风固沙林地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