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蔬菜。增加北调菜、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比例,夏季反季节蔬菜所占总量的比例从现在的3%提高到2005年的6%,并利用冬季简易设施栽培,调整冬种蔬菜的品种结构。加快蔬菜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步伐,推动蔬菜生产向多品种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5.花卉。搞好区域布局,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复壮更新传统品种,开发现代花卉品种,收集利用珍贵野生花卉资源,发展特色花卉产品,使花卉产业成为我省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畜牧业
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大力发展规模生产,优化品种结构,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力争到2005年,猪肉比重从76%降至70%,瘦肉型猪比重从85%提高到95%,禽肉比重从20%提高到23%,草食肉类比重从3.3%提高到7%,奶类比重从4.1%提高到8%。
1.稳定生猪存栏,提高生猪出栏率、瘦肉率,加快优质“二元杂交”母猪生产,增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三元杂交”和配套系猪的生产比重。
2.加快发展草食动物和节粮型的畜禽生产。发展家禽要以水禽为重点,充分发挥品种和资源的优势,同时加快发展优质肉鸡、黄羽肉鸡生产;发展草食动物要以奶牛、羊、兔、鹅等为主,提高经济效益。
3.稳定禽蛋生产,着力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发展蛋品加工。
4.大力发展城郊奶牛业,积极推行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重点发展液态奶、风味奶加工业,开发适合儿童、中小学生和老人等特殊消费群体需求的优质奶制品。
(四)林业
坚持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巩固现有森林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继续抓好林业“两大体系”(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与“七大工程”建设,培育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林业建设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1.全面组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江河流域生态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大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增加财政投入,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蓝图。
2.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竹业基地、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和森林旅游业三大商品林业工程建设,到2005年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面积、竹林面积、名特优经济林面积分别达1400万亩,森林旅游业要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林业发展内涵,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对以上商品林,要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加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