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对利用农村荒山、荒地、滩涂、水库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自投产经营有收入之日起,农林特产税和所得税在三年内由同级税务和财政部门即征即返。
第十二条 对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或农民平均水平的城乡贫困户申请从事个体私营生产经营活动的,可以免收办理证照的登记费。在二年内免收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林特产税及所得税给予即征即返的扶持照顾。
第十三条 各级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地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征用生产经营用地,应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对待。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因国家建设需要拆迁的,按有关规定妥善办理。
第十四条 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子女在暂住户口所在地就近入托、入中小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其收费应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对待。
第十五条 每年从个体私营经济上缴同级财政的税收总额中提取5%设立个体私营经济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资金由州、县、市财政部门统一筹集、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回收,滚动使用。
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企业协会本着合法、自愿、互惠的原则,可以在会员中开展资金互助活动,解决会员生产经营资金困难。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资产。
第十七条 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实行收费卡制度。禁止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对国家开放的行业和商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利用职权搞行业垄断,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行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推销或搭售商品,不得强行规定进货渠道。
第十八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公开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工作人员应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禁利用职权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敲诈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