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二)
(1999年12月3日)
目录
一、购销合同纠纷案件方面的问题
(一)当事人对合同标的质量的约定违反强制性等级标准规定的,或者未约定质量标准的,如何处理?
(二)当事人约定分期履行债务的,原告就到债务与未到期债务一并起诉,如何审理?
二、担保纠纷案件方面的问题
(三)在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从何时起算?
(四)因主合同无效,导致保证合同无效时,是否还适用保证责任期间的规定?
(五)如何确定当事人保证责任期间是否明确?
(六)“以贷还贷”合同,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七)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及办理抵押登记时,明确了抵押期间的,如何处理?
(八)当事人签订抵押合同后,因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不予办理,致使双方未能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合同的效力如何确定?
三、金融纠纷案件方面的问题
(九)“以贷还贷”合同的效力如何确定?
(十)“名为委贷实为信贷"合同的效力如何确定?
(十一)对未经资金融通中心签订的同行业拆借合同及当事人为将合同展期而重新签订的新的拆借合同,应如何审理?
(十二)逾期还、付款的法律后果,如何认定?
(十三)对同行业无效拆借合同,如何确定利率标准?
(十四)证券回购合同被判令无效后,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判令回购方按同行业拆借利率偿付利息,同行业拆借利率取消上限后,应如何判定利率标准?
(十五)持票人以票据法律关系起诉出票人,出票人以其与持票人无基础关系进行抗辩的,如何处理?
四、期货、外汇按金纠纷案件方面的问题
(十六)如何理解期货交易所保证期货合约履行的责任?
(十七)两种案件入市交易的举证责任,应如何确定?
(十八)客户以经纪公司多户一码、挪用保证金、违规平仓等行为,提出要求经纪公司赔偿其期货交易损失的,如何处理?
(十九)透支交易的盈利部分如何处理?
(二十)对当事人提出的理论亏损,是否予以支持?
(二十一)如何界定全权委托及法律责任?
(二十二)经纪公司行使强制平仓的条件?
(二十三)经纪公司将客户的开仓指令,执行为平仓指令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