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

  第二十八条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烈度为七度以上地区的市(地区)、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西安市破坏地震应急预案应当同时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中型企业、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单位以及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等人群集中的单位和场所,应当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震情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涉及重大事项调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三十条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二)应急通信保障;
  (三)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
  (四)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
  (五)灾害评估准备;
  (六)应急行动方案。
  第三十一条 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由省人民政府宣布所预报的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实施临震应急反应措施。临震应急期一般为十日,必要时可以延长十日。
  临震应急反应措施包括:
  (一)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二)根据震情发展组织避震疏散;
  (三)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四)督促检查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五)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解除临震应急反应措施,由省人民政府宣布。
  第三十二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地震灾区的市(地区)、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震情、灾情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和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迅速对震情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会同有关部门调查、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并将灾情调查结果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