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20年来,广州经济、科技实力的强劲增长和中心城市地位的不断强化,造就了发展软件产业的有利条件。
(一)中小企业群体优势。
广州现有软件企业200多家,兼营软件的企业900多家,其中90%以上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和创新欲望强烈,发展潜力较大。
(二)软件市场需求旺盛。
全国领先的社会信息化发展,为我市软件产业提供了旺盛的本地市场需求,外向型的经济特征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也为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创造了条件。
(三)人才资源相对集中,软件研制开发潜力较大。
广州集中了全省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及其所拥有的软件开发人才,在吸引国内外软件人才方面也有良好的条件,具有中心城市的形象优势。
(四)行业软件优势。
主要软件产品及其应用领域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行业结合紧密,在邮电通信、金融商贸、财政税务、办公自动化等行业应用软件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五)综合经济实力较强,资本市场较为活跃,可以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广州软件产业,也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调控力度不够,有利于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氛围尚未形成;缺少知名企业和拳头产品的示范和带动,高水平的软件产品还不多,社会认同度低,与旺盛的本地和国内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学、研联合研制开发的机制还不成熟,软件产品质量测评与监理机制尚未建立;人才结构性的缺陷明显,能按国际标准和规范开发软件的开发型人才以及熟悉软件开发、国内外市场和软件企业管理规范的管理型人才较为缺乏。
三、战略定位。
广州发展软件产业的战略定位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与广州中心城市功能地位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相适应的,辐射全省、面向全国,逐步走向世界的软件产业,使广州逐步成为我国主要的软件研制开发中心和软件产业基地。
四、发展思路。
广州发展软件产业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综合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扶持下,完善政策环境,建立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经营企业化、应用社会化、开发工程化和产品国际化。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管理和政策调控、引导方面的作用,积极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研究制定软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软件产业示范基地和社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创造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合理配置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