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监督区
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活动较频繁,损坏原地貌易造成水土流失,且一旦造成水土流失将产生较为严重危害的区域。
(一)区域范围
该区域分为6个片区,控制面积15809平方公里。
1、铜陵矿区。包括铜陵县中南部的全部矿区范围,控制面积642平方公里。
2、黄山城区及周边地区。包括黄山市城区及歙县、休宁县、徽州区城区范围,控制面积677平方公里。
3、淮南矿区。包括淮南市淮河南岸的全部矿区范围,控制面积822平方公里。
4、淮北矿区及东部丘岗区。包括淮北市东北部全部矿区范围和萧县东南部、宿州市涌桥区北部和灵璧县北部的北方土石山区,控制面积2716平方公里。
5、蚌埠南部岗丘工矿区。包括蚌埠市及怀远县城区和凤阳县中部的工矿区,控制面积1248平方公里。
6、巢湖、沿江工矿开发区。包括安庆市城区及宿松、太湖、潜山、桐城、枞阳、庐江、巢湖、含山、和县沿江地带和巢湖周边山丘区范围内的城镇及工矿区和经济开发区,控制面积9704平方公里。
(二)区域特征
本区位于全省腹部,人口稠密,工矿企业较为集中,是全省重点工矿企业所在地,且采石、修路、资源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较为集中,人为扰动水土资源最为频繁,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监督控制。
三、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对当地和下游造成严重危害的区域。
(一)区域范围
该区域分为4个片区,控制面积19145平方公里。
1、皖河上游、大别山区北部五大水库上游区(含江淮分水岭西部地区)。包括金寨、霍山、岳西县大部、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南部、舒城县龙河口水库上游、桐城市西部和潜山、太湖、宿松县318国道以北大部分地区,控制面积10687平方公里。
2、新安江中上游山丘区。包括歙县中北部、绩溪县南部、徽州区西北部、休宁县北部、黟县东部地区,控制面积3235平方公里。
3、水阳江、青弋江中上游地区。包括宁国市中部、旌德县大部、广德县南部和泾县东南部,控制面积2523平方公里。
4、江淮分水岭东部地区。包括滁州市所辖县、市、区的江淮分水岭两侧山丘区,控制面积2700平方公里。